公司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因为工作环境的关系,导致身体不舒服,可以进行相应的职业病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应的资料。
一、职业病诊断流程
职业病诊断需要以下资料: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五)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这些材料都是缺一不可的。那么问题来了,除了第五项的兜底条款外,其他四项需要的究竟都是些什么材料?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用处?别担心,下一步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一)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包括在岗时间、工种、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
这份材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它反映工友所患疾病与工作的关系,医院也因此才能诊断职业病。许多工友就是因为提交的信息材料太模糊随意,最终无法被诊断为职业病。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这份材料的含义。
具体来说,此份材料主要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递交(《职业史情况表》),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化学品具体名称、高温等,具体名单可参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如果工作中有接触职业危害,一定要填写清楚完整哦,包括实际工作时间,特别是经常加班的,这些都有可能影响诊断的哦。
另外,如果有在其他工厂工作过,也有接触职业危害的,一定要记得写上去,因为有些职业病诊断时有接触工龄的要求,例如噪声聋必须连续接触噪声3年,如果工友没有写上的在其他工厂也有接触职业危害的,可能会因为接触年限不足而导致无法诊断为职业病。
光填写表格并不够,怎么证明你填的内容是真实的?于是就需要同时提供能证明上述信息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等,如果缺少这些材料,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裁决书、证明书、协议书等证明。
(二)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还有相关的病历。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工作中接触职业危害的工友都必须定期在有资质的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且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这份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就是我们申请职业病诊断时,需要用到的材料,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我们可以要求复印一份自己保存,毕竟自己身体嘛,多了解一下。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报告,说明用人单位没有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我们可以向安监局投诉举报(12350),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和《职业病防治法》,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至少每年要做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并向劳动者和安监局公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就是说明工作环境中存在哪些职业危害,并且有没有超标的。如果工友们对单位提供的检测结果有异议时,可以向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申请重新检测。
(四)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这份材料主要针对接触放射性因素的工友,在此先不详述了。
上述材料的基本内容就是这样,虽然有些复杂但仍需要认真填写、准备,这样才能更好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来源:找法网
延伸阅读: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全部评论
【收藏】2022年湖北省职业病诊断工作流程图